
1.1定义
还是先从定义说起吧,信贷风险管理可以拆解为三块:信贷+风险+管理。
其中信贷最难说的清楚,它区别于其他金融活动,如投资、证券、保险等。一般广义的信贷可能还包括存款、结算等信用活动,不过通常我们理解信贷都是侠义的信贷,即贷款。按照我的理解,站在机构的视角,贷款的本质是资金使用权的让渡服务,它具备三个特征,1有偿服务,也是服务产生增值即有偿利息,2资源配置,钱来钱去都是资金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置,3回收风险,到期可能无法及时归还是该项商业活动最大的特点,因此有了风险成本的概念。
再说风险,字面的意思,不过区别于内控风险、内容风险等,这里的风险更多是有关资金活动的风险,主要包括如信用风险、欺诈风险、操作风险、合规风险等,可能还会涉及流动性风险、集中性风险、渠道风险、外包风险等。而值得一说的是风险来源——信息不对称,记得常言说,只要你不是借款人本人,你永远信息不对称。
最后说管理,基于管理对象是风险,所以管理的方式不外乎接受风险、规避风险、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,考虑机构的战略偏好,以及风险的发生频率、影响范围、影响程度等,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措施,这也是日常决策和最难决策的地方。
以上合并起来即是信贷风险管理,不过啰嗦了一大堆,还是让KIMI总结一下吧。
信贷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或其他信贷产品时,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,以识别、评估、监控和控制可能影响贷款回收的风险。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用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操作风险等。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金融机构的贷款组合的安全性和盈利性,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。
——Moonshot AI
1.2本质
Kimi还是很给力的,不过每个人的消化方式不同,且参考着来吧。
最早我工作的时候,啥也不懂上来针对客户就开干了,不仅不知道上述定义,甚至都不知道风险是什么在哪里。确实,在实际工作当中,也不能够按照定义一一照做,因为太复杂。如今回过头来再看,信贷风险管理本质也没变——基于明确的目标客群,分析对应的风险特征,明确最重要的可控风险抓手,然后就开干吧,仅此而已。
1.3目的
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扩大风险后净收益,这个跟企业目标对应,不赚钱不行。
1.4分类
信贷分类有很多种方式,如根据借款机构、对象、担保方式、期限长短、利率高低等不同。不过通常站在机构视角,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潜在客群是个人还是企业来分类,包括ToC、ToB两大类;ToB的企业信贷复杂一些,一般还可以分为小微企业、中小企业、大中企业三类。
鉴于当前银行公司部及传统金融机构针对大中企业基本全覆盖、线下服务发展相对成熟,银行零售部及互联网金融针对ToC的个人基本全覆盖、线上服务发展相对成熟,剩下针对小微企业、中小企业的板块仍有发展空间,而我几经辗转就在这里扑腾着。
以上,总结一下,我从事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工作,即针对小微企业、中小企业客群,利用人工经验及大数据控制其信用回款风险,以支持机构提供资金服务而获利。

相关推荐

2025-04-01 11:29:07

2025-04-01 08:53:15

2025-04-01 07:59:34

2025-04-01 03:23:01